让孩子交“不听话押金”,有点荒唐

发布时间:2012-02-23 09:07:00 查看次数:2229


  新闻背景:近日,有网帖称,江西省吉水县尚贤乡中心小学要求学生上交“不听话押金”。学生说,如果考试低于20分,要给老师交三四元到10元不等的“罚款”。经吉水县教育局调查,该小学一名老师确实对本班3个经常违纪的学生每人收取了100元保证金。教育局责成教师退回押金,道歉、检讨(据2月16日《新京报》)。

网友新棚村:从绿领巾到红马甲,从走廊考试到“不听话押金”。近来,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,“差生”受歧视的事件频出。教育充满浮躁气息。

尽管根据教育部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》,班主任有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。但这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任意罚款、收押金。教师“以罚代管”,显然没有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分寸。

教育界有句名言: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”小学生有其特定年龄特点,教师给常违纪的孩子贴“差生”标签,会刺痛孩子的自尊心,进而产生逆反心理,甚至会“破罐子破摔”抗议“教育软暴力”。

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对品行有缺点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,应耐心教育、帮助、不得歧视。而吉水的那位教师以罚代管,规避教育责任,是教育的失败,也是歧视、侵权行为,理当追责。

值得警醒的是,眼下除了曝光的案例以外,还有多少违反教育规律、有悖师德,伤害孩子心灵的荒唐做法在日日上演呢?对此,教育者要反思,教育部门也不应止于要求退款道歉,而要拿出应对措施,完善教育评价制度,不能任由教育者随意对学生选择性实施“教育软暴力”。

信息